解析壓力容器需進行焊后熱處理的條件
在壓力容器設計中,應科學設定設備是否需要進行焊后熱處理。因設備的焊后熱處理需要大型熱處理裝備,消耗大量能源,應綜合考慮它的安全性與經濟性。目前,人們雖然已認識到過大的焊接應力會對它的安全產生危害,但由于多種因素交互影響的復雜性,尚難判斷將焊接應力限制在什么水平下是適宜的。
因此,標準只能通過材質、厚度、預熱溫度以及運行條件等因素,來判定壓力容器是否需要進行焊后熱處理。將判斷條件分為兩類,一類是對所有鋼制壓力容器都適用的“通用條件”,另一類是針對某些特定工況的“特定條件”。
需進行焊后熱處理的“通用條件”:焊接應力的大小一般與如下三個方面因素有關:
(1)材質:隨著鋼材強度級別的上升及合金含量的增加,其焊接性能變差,在相同的焊接工藝條件下易產生焊接缺陷;
(2)鋼材厚度:鋼材厚度越大,則意味著焊縫越深,焊縫冷卻后收縮的傾向越強,且剛性增加,抵抗局部收縮變形的能力越強,從而產生了較大的焊接殘余應力;
(3)預熱溫度:焊前預熱可減緩焊縫部位與其他部位的溫度梯度,能減緩高峰值焊接應力的產生。